|
商家資料
|
選了臨窗的位置坐下,玻璃窗外是老成都特有的灰瓦屋檐,幾只麻雀在竹影間跳躍。茶藝師捧來茶單,泛黃的宣紙上用小楷寫著十余種川茶:碧潭飄雪的清雅、蒙頂甘露的鮮爽、青城雪芽的甘醇,最吸引我的是一款名為"文君嫩綠"的春茶。"這茶采自邛崍山脈,是西漢才女卓文君故里的老茶樹,"茶藝師指尖劃過茶罐,"今年春天雨水足,芽頭特別飽滿。"她取來茶匙舀出茶葉,墨綠色的條索在白紙上舒展如雀舌,絨毛清晰可見,湊近細嗅,有雨后山林的清潤氣息。
蓋碗茶的沖泡自有講究。白瓷蓋碗"天蓋地載",茶蓋略斜搭在碗沿,留出一道細縫透氣。沸水初注時,茶葉在碗中翻滾如青螺戲水,片刻后便沉靜下來,芽葉緩緩舒展成翡翠色的葉片。揭蓋細品一口,茶湯在舌尖綻開清甜,喉頭回甘帶著淡淡的蘭花香,仿佛春日里走過邛崍山間的茶園,晨露沾濕了衣衫,茶香混著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。茶過三巡,窗外的陽光斜斜照進茶室,落在茶寵"金蟾"身上,折射出暖融融的光斑,隔壁桌幾位銀發老人正用帶著椒鹽味的成都話擺龍門陣,說的是幾十年前茶館里的趣聞軼事。
午后的時光在茶霧中悄然流淌。茶藝師為我們泡上另一道茶——雅安藏茶。與文君嫩綠的清雅不同,這款緊壓茶磚帶著歲月沉淀的厚重感。茶刀撬開茶磚時,紅褐色的茶塊里露出金黃的茶梗,沖泡后茶湯如琥珀般透亮,入口醇厚綿柔,后味帶著獨特的陳香。"這茶要煮著喝才地道,"鄰座的老茶客笑著搭話,他面前的粗陶壺正咕嘟作響,"我們成都人喝茶,喝的不是茶,是日子。"老人的搪瓷缸子上印著褪色的"為人民服務",與茶室里的紅木家具相映成趣,倒像是新舊時光在蓋碗茶里完成了一場溫柔的對話。
暮色漸濃時,茶室外飄起小雨,打濕了巷口的青石板。捧著溫熱的蓋碗,看雨滴順著飛檐滑落,在青石板上濺起細碎的水花。茶室內的燈光愈發柔和,墻上掛著的《蜀茶圖》在光影中若隱若現,畫中采茶女的身影與窗外的雨簾重疊,恍惚間竟不知今夕何夕。臨別時,茶藝師遞來一小包新炒的蒙山黃芽,"明早用山泉水沖泡,會有驚喜。"
回到民宿已是深夜,窗外的雨還在下,錦里的喧囂隔著雨幕傳來,竟有了幾分朦朧的詩意。拆開茶包,芽葉在玻璃杯中緩緩舒展,茶湯泛起淡淡的鵝黃色。輕啜一口,仿佛整個成都的秋天都化在了這碗茶里——有青羊宮的晨鐘暮鼓,有寬窄巷子的市井煙火,有青城山的云霧繚繞,更有蜀地百姓刻在骨子里的從容與風雅。這個國慶,沒有擁擠的人潮,沒有匆忙的打卡,卻在一盞蓋碗茶的時光里,觸摸到了最真實的成都,如同觸摸到這片土地溫熱的脈搏。